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作者:李玉花
单位:丹东希望学校邮编:801709
古人言“为学莫重于尊师”,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尊师一直都是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美德一直延续至改革开放前。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体现着尊重、民主、平等、发展、和谐的关系。“亲其师则信其道”。作为一名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首要任务就是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教师在其中是起主导作用的。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处理学生与教师间关系的能力
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
象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如果教师很有威信的话,那么,这
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
生有着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严于律己,品
德高尚,博学多才,积极进取,通过自己良好的思想、个性、才能、情感、意
志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具体来说,教师应具备的修养是:有远大的理想和
高尚的情操;公正廉明,平等相待;业务精熟,知识广博;热爱学生,真情投
入;有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修养;有高度的语言修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多才多艺,观念紧跟时代发展。教师只有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才会赢得学生
的尊敬。
二了解自我了解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教师的自我了解是自我教育的依据,了解学生则是对学生因材施教的依
据。因此,教师首先需要了解自己,要有自知之明,严于解剖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据此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正如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其次,教师又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等。教师既要理解学生,将心比心,关怀备至,又要对他们循循善诱,严格要求。教师只有在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教育和教育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教师关爱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师生关系是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在学校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封建社会的师生关系是师道尊严,教师有绝对的权威,甚至对学生进行严厉体罚,学生也必须绝对服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关的关系是金钱关系,
f师生关系也受到这种金钱关系的污染影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