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课程实施中改变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机械学习的现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即不只是教会学生学什么、做什么,更应教会学生怎么学、怎么做。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本质就是要搭建一个以平等为基础的教育平台,构建教学双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学习的新型模式,构建以尊重、关爱、民主为核心的新型师生关系。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关键词:新课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当前,全国上下都在进行新课程改革,要想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因为只有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才会真心实意配合老师开展好教学活动,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认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最为基本的原则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相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相通。现在的不少中小学生,无论是学习素质或是心理素质都普遍较差,厌学情绪也较为严重,其思想品质不纯,行为不端,他们的言行举止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针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就不能只注重传授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去做人。在我们亲身经历的现实生活中,师生之间公开对立,学生对老师出言不逊、甚至扬言要进行打击报复,而老师则粗暴地采取不让上课、赶出教室、交学校处理、请家长等手段,这样的事情、这样的现象确实存在,并有所上升。这种现象的出现,使我们广大教师不得不重新认真审视一下,在当今社会中应该如何构建和维系牢固而又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一古老而崭新的话题。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为改观,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当今的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对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困惑。去年全国有几起教师被杀事件,听起来骇人听闻,但也确实折射出师生关系不融洽对立仇视的状况。这不得不让教师担心,我们的教育方法也该改革了。现今不再是应试教育,而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重点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是新课程有别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最显著的特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