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而有效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对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我校的教育资源、人力资源和教育研究实践的经验,大力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而有效研究”的课题研究,现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及经验,下面作简要的总结:一、学习有指导性的教育教学理论为了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而有效研究”的课题研究水平,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理论的学习。1、中国传统中“启发式”的教育理论中国传统中“启发式”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在《论语述而篇》中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语。这是我国关于“启发式教学”的最早论述。它指出了启发的时机,即当学生“愤”和“悱”的时候才对他进行“启”和“发”,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者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地建构的知识的过程。因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指挥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而学生则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够以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等实现自主建构。在思品课课堂中,特别是“情境创设”“合作探究”等环节,教师若能在课堂提问教,学中进行优而化设计,形成有效的提问,必将较圆满地完成最终的意义建构。3、初中学生的认识特点
f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刨根问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初中生的思维活动已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他们的思维活动越来越具有独创性,并试图解决问题。二、研究有特色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要活而有效,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此,我们选择了“优化课堂教学提问式”课堂教学模式。1、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内涵。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内涵。有效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能够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能够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有效性的提问既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大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2、课堂提问的主要类型。课堂提问的主要类型。引发性提问:(1)引发性提问:主要是吸引学生的兴趣,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提问。引导性提问:(2)引导性提问:在让学生看书预习时,以提问的方法指导他们有目地阅读,通过阅读思考了解课文内容的大致情况,从整体上把握教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