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编制依据1二、膨胀加强带位置设置1三、膨胀加强带构造措施1四、膨胀加强带工艺原理2五、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2六、材料与设备4七、质量控制5八、安全措施5九、环保措施7
1
f膨胀加强带代替后浇带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2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2002(2011版)。4、《砼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1992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7、《工程建筑标准强制性条文》建设部建标2002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二、膨胀加强带位置设置
由于裙楼地下室采用逆作法施工,而塔楼地下室采用顺作施工,逆作期间顺作位置留有五个较大洞口,对逆作区域的沉降有了较好的控制。此设计取消原设计后浇带改为膨胀加强带,膨胀加强带具体位置详见《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在本工程中,对框架梁采用加强带取代后浇带,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中一种有效的新型施工工艺,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和建筑造型要求,简化施工工序,缩短工期。
三、膨胀加强带构造措施
膨胀加强带原则上设置在各跨间三分之一处,宽度以20m为佳,在加强带的两侧架设密孔钢丝网,网孔径5mm,以防止带外混凝土流入加强带。加强带混凝土强度等级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级。施工中,首次先浇加强带外一侧大面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外一侧强度达到80后再浇筑膨胀带后浇一侧大面积砼与膨胀加强带砼,加强带用膨胀混凝土与大面积砼连续浇捣。实际施工原理与施工缝留置浇筑方法基本相同。地下室底板、楼板加强带构造做法如下图所示。
1
f四、膨胀加强带工艺原理
基本原理是:根据收缩应力的分布,用相应的膨胀应力予以补偿,在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掺加膨胀剂做成膨胀加强带。膨胀加强带特征是在于根据建筑物的收缩应力曲线,在收缩大的部位设置加强带,以较高掺量的膨胀剂或较大用量的膨胀水泥配制成大膨胀的砼膨胀加强带采用内掺133%UEA的膨胀混凝土,其强度等级比两侧混凝土高一等级,使UEA的膨胀效能分阶段有效释放,膨胀效应与混凝土的收缩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