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江苏省南通市2011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角.色/崭露头角.藤蔓./不蔓.不枝
维系./不系.之舟
B.辟.邪/鞭辟.入里
咀嚼./咬文嚼.字
隽.秀/隽.语箴言
C.欺凌./模棱.两可
炮.烙/刨.根问底
踉.跄/琳琅.满目
D.挟.持/汗流浃.背
叱咤./姹.紫嫣红
创.伤/满目疮.痍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六名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先进事迹报告令在场的学子们心潮起伏,会场内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表
达了对他们开拓进取精神的敬意。
B.网络作为当今最先进的信息传播媒体,它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也催生出与信
息技术紧密结合的新兴网络文化。
C.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旅游部门将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推出新的旅
游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
D.如果不去改变发达经济体单独主导世界经济的格局,国际金融危机中暴露的问题仍将无法从根本上
得到转机,甚至还可能更加严重。
3.下面是我国“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增长情况统计图。请根据下图,概括结论。(不
超过20个字)(4分)
4.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对艺术用如下形象的语言进行阐述:
f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他(艺术家)在自然界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的心智的果实。
请你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不超过50个字)(5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苏廷评行状
苏轼
公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公幼疏达不羁,读书,略知其大义,即弃去。谦而好施,急人患难,甚
于为己。衣食稍有余,辄费用,或以予人,立尽。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旋复有余,则曰:
“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益不复爱惜。凶年鬻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公曰:“吾固自有以鬻
之,非尔故也。”人不问知与不知,径与欢笑造极,输发府藏。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人亦莫能测也。
李顺反,攻围眉州。公年二十有二,日操兵乘.城。会皇考病没,而贼围愈急,居人相视涕泣,无复生意。
而公独治丧执.礼.,尽哀如平日。太夫人忧甚,公强施施解之曰:“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
庆历中,始有诏州郡立学,士欢言,朝廷且以此取人,争愿效职学中。公笑曰:“此好事,卿相以为美
观耳。”戒子孙,无与人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