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⑼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静坐生活方式;⑽有一过性类固醇诱导性糖尿病病史者;⑾BMI≥30kgm的PCOS患者;⑿严重精神病和(或)长期接受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患者。如果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重复检查。糖调节受损是最重要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约有1510的IGT患者进展为2型糖尿病。
f2、筛查方法:推荐采用OGTT,进行OGTT有困难的情况下可仅监测空腹血糖。但仅监测空腹血糖会有漏诊的可能性。(三)、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许多研究显示,给予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IGT、IFG)患者适当干预可显著延迟或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中国大庆研究和美国预防糖尿病计划(DPP)生活方式干预组推荐,患者摄入脂肪含量25的低脂饮食,如果体重减轻未达到标准,则进行热量限制;50的生活方式干预组患者体重减轻了7,74的患者可以坚持每周至少150mi
中等强度的运动;生活方式干预3年可使IGT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下降58。中国、日本和芬兰的大规模研究也证实了生活方式干预的有效性。在芬兰的研究中,随访4年生活方式干预组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为11,而对照组为23。因而应建议IGT、IFG患者减轻体重和增加运动,并定期随访以确保患者能坚持下来;进行血糖监测;同时密切关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等),并给予适当治疗。具体目标是:1)使肥胖者BMI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减少510;2)至少减少每日总热量400500kcal;3)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4)体力活动增加到250300分钟周。(四)、药物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如IGT患者,仅靠生活方式干预往往不能达到100预防2型糖尿病发生的目标,因而药物治疗可能会有所帮助。有证据表明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和减肥药奥利司他等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
f但因目前尚无药物干预长期有效性的数据,药物干预作为干预糖尿病的手段尚未在各国的临床指南中被广泛推荐。糖尿病的管理(基本原则、教育、自我血糖监测、饮食、运动)糖尿病教育和管理每位糖尿病患者一旦诊断就必须接受糖尿病教育,可以是糖尿病教育课堂、小组式教育或个体化的饮食和运动指导,后二者的针对性更强。这样的教育和指导应该是长期的和随时随地进行的,特别是当血糖控制较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因出现并发症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时,具体的教育和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管理的形式每个糖尿病治疗单位最好有一名受过专门培训的糖尿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