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特点,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智力和体力,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二、教育的要素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个体发展的人。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学习者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学习者的特征有四个:
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f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容:教育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教育影响
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育影响是形式和容的统一
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上述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三、教育的起源1、产生教育的条件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上,不是武断地做结论的。恩格斯说:“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在开始制造工具与前,人类的祖先是类人猿(古猿),属于动物的畴。猿人是人类刚刚从动物界脱离出来的最初的始祖。人由古猿的无意识发展到猿人的有意识状态,提供了进行教育的一项最基本条件;与此同时,伴随劳动产生的语言,可使经验积累和传递借助于第二信号系统去完成。语言使进行教育的另一项基本条件也已具备,故进行教育有了可能。2、产生教育的需要人类的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一道产生的,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其次,教育也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种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种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所以教育起源于人的社会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关于教育的起源有几种说法先介绍如下:第一种说法: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