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初中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作者:李桂梅来源:《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年第05期
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即他们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阶段,对初中学生更要多采用生动的形象思维教学方法,萌发他们的抽象思维。他们刚从小学过来,缺少生动的形象教学,会让他们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的求知欲往往来源于兴趣,而这种兴趣多数要靠教师来培养。教师语言的生动、教学方法的形象和趣味使学生增强学好数学知识的信心。下面笔者将多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感受谈一谈。一、运用比较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比较是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恰当地组织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收到了较好效果。例如,在讲乘法公式前,让学生做两个练习题:9992?54824522?学生费了好大功夫才算完,有的还不对。这时提出问题,“我们能不能用个简便方法做呢?”调动起学生兴趣,再讲乘法公式,而后让学生做上面两题,9992(10001)2……54824522(548542)(548542)……学生做得既轻松又愉快,这样通过比较,感到新知识的重要。二、注重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尽量做到不再偏重于传授书本知识,而是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科学发展联系起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现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例:1、在教学目标上,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向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具体做法是教学目标由教师“给出目标”转向“学生找出本节学习目标”。首先,由教师给学生5分钟时间,自学本节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清本节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并在自学过程中找出本节的属于自己的疑难之处。这样教师就由“关注知识”转向了“关注学生”,让学生在自己亲自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拥有自信,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做适当的补充,以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2、教育观念的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注重个性教育意识,整体性教育意识在这一点的运用上。首先了解学生的现状,在对学生做了综合的分析以后,把本班的学生按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分类,同时把这节课学生应掌握的教材也做详细的分析,这两点结合起来,在上课的活动中做到了心中有数。有了这一底数,在上课的过程中就可以每个学生的特点去做有目的的提问、讨论。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自主和谐的发展,以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