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验数据,在图示坐标上绘出RC-阶电路的①零输入响应和②零状态响应曲线,
并由曲线测得τ值与计算值作比较。
7
f①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②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2、根据实验观测,总结、归纳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的形成条件和主要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微分电路反映变化,∴τ要(
)[小or大];(
)上输出Ror
C。
(2)积分电路反映求和累计,∴τ要(
)[小or大];(
)上输出Ror
C。
注2、适用于多学时。
8
f实验四R、L、C串联谐振
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实验方法测试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2、加深理解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特点,掌握电路品质因数(电路Q值)的物理意义及其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及线路
L
C
ui
R
uo
图51R、L、C串联谐振电路
1、在图51所示的R、L、C串联电路中,如果U、R、L、C的大小保持不变,改变电源频率f,则XL、XC、Z、、I等都将随着f的变化而改变,它们随频率变化的曲线为频率特性。UR、UL、UC及I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如图52,53所示。
随着频率的变化,当XLXC时,即L1C时,电路将出现串联谐振。谐振频率为
01
。LC
uUC
IUL
Q大
UUR
0
f0
图52各电压随f变化曲线三、实验步骤
Q小
0
f0
图53电流随f变化曲线
9
f2200PF
6800PF510
22K
图54R、L、C串联谐振实验电路
按图54实验线路接线,取R51022kC2200pF6800pF。1接通信号发生器电源,调节信号源使输出电压为1V的正弦信号,用交流毫伏表测电压,示波器监视信号源的输出。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的频率(维持Ui1V不变),用毫伏表分别测得UR、UL、UC,记入表51中。令输入信号电压Ui1V,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不变。2当测得ULUC时,信号源输出电压U的频率即为谐振频率fO。3改变电阻值,重复步骤1),2)的测量过程。
四、表格与数据表51数据记录与计算
Ui1VR51022kC2200pF6800pFfO
Q
fkHz
URV
ULV
UCV
I
IURR
根据测量数据,绘出UR、UL、UC及I随f变化的关系曲线。
五、思考题
1.谐振状态时,电路呈
A.电阻性
B电感性
C电容性
2.要提高R、L、C串联电路的品质因数,电路的参数应
10
fA.减小RB.减小LC.增大C
3.谐振时,电路的电流
A.最小
B.最大C.不确定
4.如果频率一定,要使电路发生谐振,可以调节

A电阻B电感C电容D电容或电感
六、本实验也可采用空心线性电感实现,实现电路如图155所示,具体参数详见表152。
C
N1
uii
N2

L
R
uO
公共地
图55R、L、C串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