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动滑轮提起来了,动滑轮本身的重会对结果
产生影响。
师:很好,那如果计算上动滑轮本身的重,上面的关于动滑轮的式子要改成怎样呢?
生:F=(G物+G动)2师:这就是我一开始让大家尽量多挂几个钩码的原因,当G物远大于G动的时候,动滑轮
3
f的重对结果的影响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五、理论分析,深化理解师:为什么使用同样的一个轮子,只是由于连接的方式不同,结果会相差这么大呢?生:……师:下面让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其实定滑轮和动滑轮都可以看出一种变
形的杠杆,让我们一起找出定滑轮上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师: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因此它有上述的特点,跟我们前面的分析是完全一致的。同样让我们分别找出动滑轮上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其实动滑轮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这也印证了我们实验的结果是正确的。
六、随堂练习,巩固认识练习1:如图,利用定滑轮、动滑轮匀速向上提升重物。已知物体重都是60N,则:(1)不计动滑轮重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拉力F甲、F乙分别是多少?(2)如果滑轮的重为10N,不计摩擦,拉力F甲、F乙分别是多少?(3)如果物体被提升了2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甲、S乙分别是多少?分析:(1)60N、30N;(2)60N、35N;(3)2m、4m。七、归纳小结,再提问题师:定滑轮和动滑轮有不同的特点,这也决定了它们有不同的用途,在什么时候我们需要使用定滑轮、什么时候需要用动滑轮呢?生:需要改变用力方向时用定滑轮,需要省力时用动滑轮。师:很好,但如果我仍然不满足,我想要设计出一种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的机械,可以做到吗?
4
f生:可以,只要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就可以了。师:当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滑轮组。接下来请大家尝试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连接成一个滑轮组,并探究滑轮组的规律。要求:①连接成功时,把连接的图画出来;②通过实验探究两个问题:是否省力?是否省距离?用数据说明问题。③有多少种连接方法?④能否归纳出缠绕滑轮组的方法?八、大胆尝试,再次探究通过学生自己探索、组间交流和教师的现场辅导,大部分学生能够连接成功并得出结论。同样让学生展示并解说自己的设计方案、实验结论,可以得出以下两种连接方式:
FG2
s2h
FG3
s3h
教师总结:
1、滑轮组的连接方法:①绳子的起点只可能在定滑轮下方的挂钩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