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会用到这两种连接方式?定滑轮:旗杆的顶端、起重机、打桩机等。动滑轮:起重机、打桩机等。师:我们研究一种机械时,最关心的是什么?生:(齐答)是否省力。师:很好,我们都想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另外,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省力的杠杆一定费距离,费力的杠杆一定省距离,那么在滑轮中是否也存在一样的现象呢?生:……师: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两个问题:①使用滑轮是否省力?②使用滑轮是否省距离?三、实验探究,记录数据师:为了探究得到使用滑轮是否省力,我们应该测量些什么量?生:钩码的重力和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师:很好,我们把钩码的重力记为G,作用在绳子自由端上的拉力记为F。这两个量需要用什么仪器测量?生:弹簧测力计。师:那为了知道使用滑轮是否省距离,我们又应该测量些什么量?生:(讨论)钩码移动的距离和拉力移动的距离。
2
f师:对了,我们把钩码移动的距离记为h,拉力移动的距离也叫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记
为s。这两个量又需要用什么仪器测量?
生:刻度尺。
师:接下来就请大家使用桌上的器材分别连接成定滑轮和动滑轮,并探究以上的两个问
题。要求:①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②从实验数据中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进行指导,时间约为15mi
)
参考表格:
实验次数
钩码的重力GN
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N
重物移动的距离hcm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cm
1定滑轮
2
1动滑轮
2
说明:为了使实验的结果更准确,可建议学生进行实验时多挂几个钩码,这样可以减小
因为摩擦和滑轮自重给实验结果带来太大的影响。
四、组间交流,得出结论
学生完成实验以后,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表格和数据,并由学生本人对自己
设计的表格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说明,从而得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定滑轮:①F=G,即不省力,也不费力;②s=h,即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③作用:
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①F=G2,即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②s=2h,即动力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
离的两倍,动滑轮是一种费距离的机械;③不改变力的方向。
师:有没有同学提出不同意见或者存在什么问题呢?
生:我们进行动滑轮实验时,拉力不等于钩码重力的一半,而是大于钩码重力的一半。
师:有多少同学也得出一样的结果呢?大家举手……再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
这样的问题呢?
(讨论)
生1:因为有摩擦。
生2:用动滑轮提起钩码的过程中,也同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