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筛查研究进展
摘要大肠癌筛查可以有效提高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文章通过近年来大肠癌筛查研究的文献复习、对大肠癌筛查方法的选择、筛查对象的确定及大肠癌社区筛查模式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大肠癌筛查高危人群综述
大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统计资料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已升至第三位1。Jemal等22008年报道在美国大肠癌的死亡率已经上升到第二位。我国卫生部资料显示,20042005年中国结直肠癌死亡率已位居恶性肿瘤第5位3,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由于大肠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率只有50,600~700的大肠癌发现时已是Ⅱ期或晚期4,因此大肠癌筛查意义重大。国内外学者开展了一系列大肠癌筛查的研究工作,笔者从不同角度对大肠癌筛查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筛查方法
大肠癌筛查目前主要手段有粪便潜血试验(fecaloccultbloodtest,FOBT)、肠镜检查、影像学检查、临床生化检查等。应用FOBT进行自然人群筛查是大肠癌早发现、早诊断的主要方法,国内外学者曾报道采用FOBT筛查可有效提高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和长期生存率56。
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癌最有效、最安全、最可靠的检查方法7,多项证据表明肠镜检查可以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美国癌症协会8的一项指南中指出,肠镜筛查可以降低大肠癌死亡率。Lewis等9分析了美国肠镜检查资料后发现,在接受全结肠镜检查的人群中有20~50的对象发现孤立的晚期近端结肠肿瘤,而发现非晚期近端结肠肿瘤的机率更高。虽然肠镜检查是目前筛查及诊断大肠癌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操作要求高,需要术前准备且费用较高,难以作为首选的筛查方法。因此有学者将FOBT与肠镜检查结合以寻找更为简便、高效地筛查手段。澳大利亚一项研究显示在两次肠镜检查间期加做一次FOBT,其阳性率可达73,其中18的病例具有明显的肠道占位病变10。李世荣等11开展的多中心、前瞻性对照研究,对324例患者连续进行3次化学法粪隐血试验、免疫法粪隐血试验和肠镜检查,计算化学法粪隐血试验、免疫法粪隐血试验和序贯粪隐血试验(化学法粪隐血试验阳性行免疫法粪隐血试验,后者阳性再行肠镜检查)的筛检效率和费用,结果发现序贯粪隐血试验每检出1例结直肠癌患者费用最低,效价比最好。
结肠癌放射影像学检查主要有气钡双重造影(doubleco
trastbariume
ema,DCBE)、CT结肠成像技术(computedtomographycolo
ography,CTC)等,由于射线对人体的影响,对其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