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吉县口前镇第一小学校
__5__年级___数学__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教学准备
用数对确定位置1
授课时间98
授课周次
3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过程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理解数对的含义,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沟通现实场景和格点图的联系,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在平面上的位置。
PPT
执教者姜淑娟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内容1、以旧引新:以前我们学过用第几个确定位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种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用数对确定位置。2、创设情境:看到位置,很多同学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自己在班上的座位。如果一位新老师上课时想请小青同学回答问题,可是又不知道他坐在哪里,你能用“数对”介绍一下小青同学的位置吗?二、逐步抽象,认识数对1、用数对表示座位表上同学的位置第一步:介绍列数(1)结合课件演示,教师讲授:从左往右确定小青同学坐在第几组,这在数学上也就是先确定他在第几列。(2)课件演示列数数法:通过数,知道小青同学在第3组,也就是第3列。第二步:介绍行数(1)结合课件演示,教师讲授:从前往后,也就是在图中从下往上数出他在第几个,在数学上称之为第几行。(2)课件演示行数数法:通过数,知道小青同学在第2个,也就是第2行。第三步:抽象数对(1)结合课件演示生成“数对”:把表示列数的“3”和表示行数的“2”写在一个“()”,中间用“,隔开表示小青同学的位置,这在数学上称之为“数对”。(2)教师介绍数对的读法、写法:这个数对读作“数对三二”,写的时候先写前面表示列数的“3”,再写后面表示行数的“2”。第四步:形成性练习(1)教师讲解和动画演示结合:用数对描述座位表中小敏同学的位置,丰富概念内涵:图上每个同学的位置都可以用一个数对来描述。2、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三、儿歌总结,提升能
教学反思
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并理解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当学生学会从平面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后,我又引导学生回归到生活中,在教室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在第几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