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川崎病治疗新进展
摘要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性
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热性发疹性疾病。急性期联
合应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是川崎病的首选治疗方案。对于糖皮
质激素的使用临床尚有争议。恢复期治疗以抗凝,溶栓为主。严重
冠状动脉病变可采用外科及介入治疗。
关键词川崎病;治疗;新进展
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20
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是一种以全身性中、小动脉
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热性发疹性疾病。80发生于5岁以下
儿童。1岁以下川崎病病例逐渐增多。本病具有自限性,严重的会
导致冠状动脉病变,影响患儿的预后。现将川崎病近10年在诊断、
治疗以及跟踪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1急性期kd的治疗
主要目的是控制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防止冠状动脉损害(cal)
的发生。
11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
输注ivig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5天疗法:ivig400mg(kgd),
2~3h内静脉输入,连用5d;(2)ivig10gkg,于4~6h内
静脉输入;(3)ivig20gkg,于10~12h内静脉输入。静脉应
f用丙种球蛋白对kd具有很好的疗效,发病早期应用不但能够有效缓解急性症状,还可以预防和治疗冠状动脉病变,三种治疗方法均可预防cal发生。但在热退时间、手足症状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20gkg为最佳疗法1,且在预防冠状动脉病变方面效果明显。使用ivig的最佳时机:应在发病后10d内给予,如有可能,应尽量在7d内给予疗效更好。西班牙有文章报道2,ivig20gkg,在发病的5~8d内给予,效果更好。如48~72h内再次发烧或原因不明时可再给一次。有观察研究显示,kd如不经任何治疗,其caa发生率可高达2534。ivgg治疗后,尽管冠脉瘤的发生率降至3~55,但是国外最新文章表示,急性血管炎、心肌炎、心瓣膜炎有可能成为后遗症,这些后遗症造成的损害有可能在儿童发育至某一阶段后出现6。ivig预防冠状动脉损害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封闭血管内皮细胞的fc受体,减少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的沉积,减轻小血管炎的损伤。(2)免疫的负反馈调节,使cd8细胞增多,被活化的cd4细胞减少,通过多种途径促使可溶性循环性免疫复合物结构发生变化,对型变态反应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3)影响b淋巴细胞的活性抑制抗体的产生过程,直接对抗毒素对组织细胞的损伤作用,通过影响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过程,对抗局部血栓的形成7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