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二节糖类(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糖类这一基本营养物质,这类物质与人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同时又是生活中常见物质。经过初中化学学习,学生对葡萄糖、脂肪、蛋白质有了初步的了解。高中化学必修2安排在学习甲烷、乙烯、苯等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以及乙醇、乙酸等烃的衍生物的主要特点后,再学习糖类,可使学生对有机物的初步认识相对完整,也可深化对不同有机物特点的理解,为后续学习作准备。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记住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2)学会鉴别葡萄糖和果糖的方法。
2能力目标: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掌握糖类主要代表物的性质,通过探究实验,完成知识的建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单糖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和性质
难点: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和性质
四学情分析
教材没有对较复杂的有机物的结构和反应原理进行深入的探讨。这是由于糖类的结构复杂,学生已有知识还不足以从结构角度认识糖类的性质,课程标准只要求从组成和性质上认识,因此,在教学设计时,不要盲目拔高,从生活经验和实验探究出发,以使学生的思维对象由单官能团的化合物、小分子的化合物自然地过渡到多官能团的化合物。
五教学方法
1实验法2学案导学法:(1)预习检查,总结疑惑;(2)情景导入,展示目标;(3)合作探究,精讲点拨;(4)反思总结,当堂检测;(5)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f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学案和教材2教师的教学准备:学案和教学设计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两人一组,实验室内教学。课前打开实验室门窗通风。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引入]“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赞美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诗人为何对“绿叶”情有独钟?[回答]绿叶利用廉价的水和CO2,化腐朽为神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光合作用生成了葡萄糖。人们每天报取的热能中大约75来自糖类。引入什么是糖哪些物质属于糖多媒体展示糖的定义及分类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有何异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