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431对数的概念》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数的概念》是职一教材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第三节对数的第一课时,对数的概念对于职高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此前,学生已学习了指数运算法则及指数函数,明白了指数运算是已知底数和指数求幂值,而对数则是已知底数和幂值求指数,二者是互逆的关系。对数的概念比较晦涩难懂,加入数学文化史的介绍,既加深了学生对指数的理解,又为后面对数的运算性质及对数函数的学习做了充分准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1)依据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数学教学大纲(2)依据职高学生现有数学知识水平2、教学目标的确定:(1)认知目标:理解对数的概念(2)能力目标:a、会进行指数式与对数式之间的互化
b、会用对数的性质简单求值(3)情感目标:学生体验发现数学概念的过程,激发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新知的能力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及互化教学难点:对数的概念
二、教学过程(一)衔接导入,创设情景
通过竹子生长速度规律提问“2的多少次幂等于13?”引入已知底数和幂,如何求指数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引入一个新的数对数。
对数的发明人就是纳皮尔。纳皮尔是天文学家、数学家。于是用了20年的时间,进行了数百万次的计算,发明了对数和对数表,堪称学霸中的战斗机。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