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校本课程全册备课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1、传统文化的传承。剪纸是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剪纸
有其很强的装饰性、趣味性显示出独特的生命力,像一颗颗灿烂绚丽的繁星,装点之房屋、环境,美化着人民的生活,剪纸用一种亲切、朴素、通俗、美观的艺术表现形式,抒发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剪纸艺术处处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民间习俗结下不解之缘。
随着社会的发展,剪纸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已由过去一般的窗花装饰,发展到今天的刊头尾花、连环画、插话、邮票、动画、印染、舞美、商标、藏书票等许多方面。可以说,剪纸蕴藏了我国劳动人民深厚的情感,积淀了华夏几千年的文化,是我国传统哲学、美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结晶,具有极强烈的民族特色和生命力,因而能够千百年来蓬勃发展,经久不衰。
2、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爱动手,爱手工,且剪纸是一门容易入门的艺术,不受年龄的限制,容易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同时,剪纸创作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表现内容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以及工具和材料的方便、廉价等。都事宜在小学中开展。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剪纸的历史文化,了解相关的民俗文化知识,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家乡的情感。2、了解剪纸的相关知识,认识一定的剪纸语言和表现手法。3、掌握一定的剪纸技法。4、培养学习兴趣,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提升审美、观察、动手等综合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5、发展学生的个性,拓展其创新能力,6、更多的体验成功成功的快乐,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f7、使得剪纸艺术后继有人,让传统的剪纸艺术不断得以传承。
三、评价措施
1、评价指导思想
通过科学的发展性评价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个
性的发展,强化评价的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
选拔功能,积极改善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
展,激励教师的进取。
2、评价目的
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以不足的地
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创作能
力。
3、评价方式
采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综合评价方式。
4、评价内容
5、学习态度:a对剪纸课感兴趣。B工具准备齐全。
6、课堂纪律:a专心听课,不讲小话。b认真思考问题,积极举
手发言。c创作时安静有序,不影响同学。
7、综合技能:a了解剪纸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b能熟练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