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为中央集权的皇权专制,是国家成为皇帝一人财产。弊端: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忠君因受到怀疑,而失道之君应该废除。
三,限制君权
措施:1“君臣共治,百官分治”。2实行地方分治,地方设方镇以去除集权之弊。3学校议政
四,富民、利民和工商皆本的经济立法思想
其主张恢复井田制,重定天下之赋,提出“工商皆本”,是明末清初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表现,也是士大夫商人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具体体现。
梁启超的法律思想:梁启超:号任公,字卓如。民初伟大的社会活动变革家。
法治思想:法理角度:任公认为
1法是国家的意志2法者,天下之公器
f3法是规定权利与义务界限的工具
施行方面法治须与民权结合1首先要将立法权属于国民有权利思想者,必以争立法权为第一要义2所立之法应是善法谋求国民最多数之最大幸福3必须有对政府的监督
中西化合:法治应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理由:借鉴法家法治与儒家人治的优缺点。
第一,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第二,法律调整人行,道德调整人心;第三,法律由政治制裁保障,道德由社会制裁保障。
宪政思想:1限权核心思想:立宪政治,一言以蔽之,则权力有限而已。
2实行三权分立,以权力控制权力。
3用民权限制政府权力
辅助:主张1议会政治议会制度是立宪政治的体制外壳2国民政治、舆论政治国民支持是立宪政治的坚强后援
f实现宪政基本观点:不存在完美无暇的政体,一国实行的政治体制必须与该国的国情和民情相适应。
认为共和政体不适合中国
孙中山的五权宪法,三民主义:
五权宪法:1核心:政权和治权分开(权能分治),由任命掌握政权,由政府掌握治权。治权相对于政权称作“能”,故称权能分治。
2五权包括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考试权,监察权。3精华:直接民权。4意义:是孙中山独特的宪法思想,是民权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一种中国式近代革命民主主义的宪法说。三民主义: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总称。1民族主义:首要问题,基本任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2民权主义:核心:反对帝制,建立民国。3民生主义:最具特色,社会革命纲领,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
董仲舒,大德小刑理论:
董仲舒杂糅百家思想,加以系统地阐发,提出“大德而小刑”始“德主刑辅”、前德而后
f刑的思想。
重德:在逻辑上以德刑比附阴阳即“刑者德之辅阴者阳之助”。
在治国方略上力主德治“刑”和“德”的关系谓为“阴”和“阳”的关系而“阴”与“阳”在天道中的大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