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文中提到:“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其中,“普通话”三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普通话的语法以鲁迅、茅盾、冰心、叶圣陶等人的著名现代白话作品为规范,并且还必须是这些现代白话文中的“一般的用例”。目前,普通话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为准。
五、普通话和北京话的区别(
10分钟)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法全部照搬,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北京话仍有许多土音,比如:老北京人把“蝴蝶(hudie)”说成“hudiěr”,把“告诉(gaosu)”说成“gaoso
g”,这些土音,使其他方言区的人难以接受。另外,北京话里还有异读音现象,例如“侵略”一词,有人念“qī
lue”、也有人念成“qǐ
lue”;“附近”一词,有人念“fuji
”,也有人念成“fǔji
”,
就词汇标准来看,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指的是以广大北京话地区普遍通行的说法为准,同时也要从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词语。北京话词语中也有许多契丹各地的土语,例如北京人把“傍晚”说成“晚半晌”;北京不少地区将“玉米”称为“苞米”,将“肥皂”称为“胰子”。所以,不能把所有北京话的词汇都作为普通话的词汇,要有一个选

f
择。有的非北京话地区的外来词汇有特殊的意义和表达力,北京话里没有相应的同义词,这样的词语可以
吸收到普通话词汇中来。例如“搞”、“垃圾”、“尴了解普通话尬”等词已经在书面语中经常出现,早已加入了普通和北京话的话词汇行列。普通话所选择的词汇,一般都是流行较区别广而且早就用于书面上的词语。
普通话的语法标准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标准包括四个方面意思:“典范”大概说出其
就是排除不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中的区别
“白话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现代白话文”就是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话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话的
书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语基础上,但又不等于一般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