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义城中心小学德育教育案例
浓浓师生情
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今天,如何实行有效的小学生德育教育方法,怎样形成良好学生思想教育素养,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小学生的班主任老师面前的一个个值得深思的课题。小学生的辨别能力差,可塑性强,思想幼稚等特点,如果不以正确引导和教育,会让孩子们走上不良的成长之路。下面我校就结合本校学生教育工作的实例,谈几点做法:案例一自我沟通是解决矛盾的良方。
小学生之间的矛盾无处不有,如果不妥善解决,再掺杂上家长的因素,问题就会复杂化。我校五年级的学生程子航和李嘉经常为了小事发生矛盾,双方家长也经常为了孩子的事来找我,甚至在放学的路上,两家长也常常斗嘴,不但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在其他的学生家长中也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做法:我校首先做好双方家长工作,不让家长参与孩子之间的小矛盾。爱孩子之心人皆有之,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解决,不仅养成孩子自我交往和处事能力,还会加强同学间团结。班主任分别找来两位学生谈了自己的想法,问他们愿不愿做团结同学的好学生。两位同学都承认自己的不对,并保证以后都不再闹矛盾,我校根据他俩的意见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现在他俩成为很要好的同学,和其他同学的关系也处理得很好。
f案例二
弱势群体的孩子的更需要关爱。
爱心是老师亲近学生,学生爱戴老师基础,是“爱其师,信其道”的关键。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单亲或无亲的留守儿童以及有残疾的学生,更对他们应该付诸爱心。我校四年级有个叫张昊杰的孩子,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其自主意识差,学习差,打架、骂人、违纪现象时常发生。经常拿别人的学习用品。做法:班主任首先用自己的爱心,关怀这个孩子,从生活上,思想上去教育孩子,让孩子重新燃起母爱的希望,感受到被人关怀的温暖。同时,针对他拿别人东西的这种行为作了严厉的批评。班主任问他,你喜欢拿别人东西的坏人吗,孩子摇头,并告诉他,监狱中那些坏人,都是从拿别人东西小事开始的,你再这样做,老师就不喜欢你啦!一段时间下来,张昊杰有了明显的转变,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教育的付出绝对大于孩子的成长。四年级还有一个言语残疾的女孩和一个智力低下的男孩,我们时常教育学生要照顾着两位学生,不能歧视他们。确保这两位残疾学生在校内的安全。两位学生的家长知道后很是感动,多次到我校表示感谢。案例三,孩子的意识需要正确的引导现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