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敬畏自然
严春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识记、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的写作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培养学生科学的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教学重点:
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要敬畏自然”的内涵。计划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高天流云,大漠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都是大自然富予我们的恩赐。但曾有一段时间,人类竟宣称要征服自然,(解放初期,毛泽东提出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人类开始向大自然宣战,大肆开采矿产资源,乱砍乱伐,追杀野生动物等,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继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那么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让我们一起走近《敬畏自然》。二、检查预习完成情况
1
f(一)读一读,写一写,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鲲kū
鹏狼藉(jí见课件(三)初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认为人类对待自然的正确态度应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这种态度?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请用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用横线标记在书上)2揣摩本文的语言特点,说说文章运用了哪些方法让所要表达的抽象道理变得更为通俗易懂?三、整体感知(一)初读课文,整体感悟文章的基本内容。要求:自由读,找出每段的关键语句,1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文中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观点。作者否定了“征服自然”的口号,提出了“敬畏自然斥yà
蓬蒿hāo相形见绌chù咫尺zhǐ美味佳肴yáo
二体裁介绍、作者信息
2作者为什么要提出“敬畏自然”?结合文中语句回答。讨论后明确: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宣称要征服自然。这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3用文中的关键句说说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标记到书上。文章最后一段“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