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成立以后,在建国初期,我们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彻底完成民主革命,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恢复国民经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条件。所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中,明确地规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性质
2
f和任务,指出了教育方法和改造旧教育的步骤。同时,《共同纲领》还规定了国民道德标准。这对培养新社会需要的新人,无疑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后,根据《共同纲领》确定的教育政策,即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教育部召开了一系列的教育会议,通过了一系列的文件草案,进一步具体确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任务。通过建国初期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为新学制的制定和颁布,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建设和教育任务的确定指出了正确的方向。(1)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解决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制定了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明确地规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建立起了人民的教育事业。(2)党和人民政府提出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从而保证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3.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材料〕在全国范围的建设任务面前,我们的教育必须根据共同纲领,以原有的新教育的良好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的某些有用的经验,特别要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建设我们的“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共同纲领规定:“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改造旧教育和建设新教育是两个密切联系和不可分开的过程。前者要在后者的指导下进行;而新教育的建设也必须从旧教育吸取合理的成分。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中国的新教育,正和中国的新政治、新经济一样,开始于二十多年前的老解放区(即当时的土地革命根据地),经过八年抗日战争与三年多解放战争,在毛主席的文教政策领导下,有了重要的发展,并积蓄了不少的经验,尤其在民众教育、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教育、农村小学教育等方面。这种新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其方法是理论与实际一致,其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钱俊瑞《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要点》(1949年12月30日)【解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