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治疗新进展
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古代希腊、罗马的医生长期用柳树皮浸出液治疗炎症、疼痛等病症。1838年从柳树皮中提取得到水杨酸,1860年化学合成了水杨酸,1875年首次将水杨酸钠用于治疗,这便是最早的一种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于1899年问世,很快被证明是有效的解热镇痛药,较大剂量有抗炎作用。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阿司匹林始终是治疗风湿疾患的主要药物。1949年保泰松作为抗炎药出现于市场,但由于它具有严重的毒不良反应目前已被淘汰。吲哚美辛于1964年被开发,其抗炎作用不错,不良反应轻于保泰松。以后不断开发的许多非甾体类抗炎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大多在减轻不良反应方面下工夫,形成了一个十分庞大的药物类别。非甾体类抗炎药代表药物有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芬酸、美洛昔康等。该类药虽然对控制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有肯定疗效,但不能根治,也不能阻止病程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出现,仅有对症治疗作用。
2糖皮质激素类药
激素治疗RA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目前临床应用的糖皮质激素有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其抗炎作用在所有药物中最强,但也不能阻止RA的病情进展和关节破坏,而且长期应用还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所以它也是治疗RA中最具有争议性的药物之一。1949年,一位已经卧床3年的女性RA患者,接受英国医生给予的激素治疗,神奇般地缓解了疼痛,并能起床行走。这是第一个运用激素治疗的RA病例,曾经轰动世界,医学界以为找到了治疗RA的药物。但是,50年代初英国医生组织了系列的临床研究,确定激素不是治疗RA的良药。因为患者接受激素治疗后,减药停药非常困难,激素愈用愈多,长期使用激素治疗,不良反应超过疾病本身。1953年,英国医生已经在国际重要的医学期刊上发表文章,告诫大家不要滥用激素治疗RA。上世纪90年代,国际上治疗RA的观点主张在治疗初期加用小剂量激素,疗程尽量不要超过3个月,特别是作为等待慢作用抗风湿药起效的桥治疗。进入本世纪,根据美国最新的研究观点认为,对于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可以延长激素的治疗,但不能增加激素的剂量。
总体来说,激素在RA中使用应慎重,权衡利弊,严格掌握适应证并仔细观察临床反应。
3羟氯喹HCQ
本品为4-氨基喹啉衍生物类抗疟药,作用和机制与氯喹类似。许多研究都证实了HCQ对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是有益的。这些临床试验的结果包括受累关节的症状和体征的控制,关节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影像学关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