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学习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又注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既注重社会对外语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又注重确保其教学目标的实现。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数不少的教师仍以“语言翻译教学商务知识”的观念为指导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这种思想观念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阻碍了教学系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系统。
开放教学内容就是要突破教材的束缚。国内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材料多数为自编教材,缺乏与专业知识有关的外文原版教材。而且教材中仍存在不少问题,翻译文本不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实效性,缺乏现代教学理论所倡导的交际和任务活动的设计,甚至有些内容只是简单地融合了与商务专业知识相关的词汇和语法项目。殊不知,商务专业英语教材的选择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遵循课程大纲的前提下,应依据不同的商务文本类型、体裁特点和语篇的语域特征,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地增减、调整、编排、重组和整合。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或利用英文原版资料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商务翻译文本或例文,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是实现开放式教学的重要途经。按照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的,是原有知识经验与所要建构的知识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引起的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应过程。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中涉及到的翻译理论和商贸实务知识不可能单纯依靠教师传授来获得,还应该是学生在商务情境中,利用真实的语料文本,通过彼此协作而实现意义的建构。在课堂教学组
f织形式上,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译者主体性,尤其在对原文本的理解和阐释的过程中,使他们拥有自主权,享受到平等对话的权力,培养严谨、批判性的思维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翻译观。同时,教师更应注重开放课堂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除了掌握商务专业知识和翻译理论之外,还必须具有满足商务情境中要求的职业能力,其中包括商务交际能力、商务话语策略能力和商务英语翻译职业素质等。然而这些能力是无法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的,学生只有借助翻译实践活动进行自主学习来实现,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
二、实现译者身份的动态转换
从互文性的角度来看,商务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专业领域和跨文化的认知活动。在翻译过程中,学生译者具有三重身份:读者、阐释者和作者,即作为读者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