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增殖”(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细胞增殖”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必修)──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六章第1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之后,来认识细胞这个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细胞不能够无限长大、细胞增殖及其意义、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等。其中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和有丝分裂的过程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通过模拟探究实验可使学生明白细胞分裂的必要性。其中有丝分裂是学生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基础,还是学生学习DNA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甚至是生物班的学生学习选修模块的基础。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高,对生物课程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较强。他们在初中曾学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但是在当时对细胞分裂的了解还是很浅,没有深入到细胞分裂过程的水平。因此,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
(1)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2)举例说明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3)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4)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用模拟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2)运用数学分析、归纳和推理方法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3)通过学习有丝分裂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图像、解读图像的能力。(4)学习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2)形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3)养成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教学重点
(1)通过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模拟实验理解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2)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3)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教学难点
(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和细胞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策略
本节课教学内容理论性很强,比较抽象繁杂,所以课前我会指导学生预习和搜集有关资料,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