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对科学的热情.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
实验探索法
教学用具: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弹簧测力计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画出下图所示杠杆力F1和F2的力臂。
2画出下图所示的扳鱼网的杠杆示意图,并标出动力和阻力臂。
二、新课教学:(一)、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静止不转动或杠杆匀速转动。今天研究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不动的平衡。(二)、学生实验:杠杆的平衡条件
⑴实验目的:研究杠杆在什么条件下平衡,即研究杠杆的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⑵实验器材:杠杆和支架、弹簧秤、钩码、尺、线
f⑶实验步骤:
①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通过调节杠杆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把钩码挂在支点两侧,调节位置和钩码的多少,使杠杆重新平衡;
③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动力动力臂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阻力×阻力臂
次数F1NL1cm
F2N
L2cm
1
2
3
④提问:步骤1,为什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步骤2,为什
么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⑤提问:课本记录实验数值的表格中力和力臂的单位是什么?
表中“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单位是牛厘米,通常用牛米表
示。(用刻度尺量长度,不要求读出估计数值。)
⑥学生实验,实验数值记录在课本表中教师巡回指导。实验完毕,整理好器材。
⒊总结:由多个小组报告,根据实验数值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及数学表达式。
①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②上式的意义是: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例如用抽水机
抽水时,加在抽水机手柄上的力是150牛,如果动力臂是60厘米,阻力臂5厘米,即动力
臂是阻力臂的4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四分之一。由此可知抽水机的柄受到的阻力是600牛。
(三)、练习:巩固杠杆示意图的画法,学习画最省力的杠杆
1.讲解例1:如图所示的弯曲杠杆A端吊一重物G,要想在B端加一最小的力F,使AOO
为支点保持水平平衡,试画出此力的方向和力臂。
先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说明当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要想动力最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