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化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居民对政府“不甚负责任”的行为会产生不满情绪。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仅为618。同时这些居民作为新市民,大部分的文化素质还没有达到城市居民的高度,他们不太会从政府的角度考虑安置失地农民这一庞大人群的难度,这样简单的思维方式也使他们对政府存在着不满情绪。2居民与居委会的矛盾:居民与居委会的矛盾表现的比较突出,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于居委会的不满意度较高。对于这些“农转非”的居民来说,居委会就是他们能抓住的解决一切问题的“稻草”,大大小小的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他们一般都会向居委会反应,小到邻里之间的不和谐、下水管道的不畅通,大到发生偷窃、打架斗殴事件,以及周围消费市场物价太贵等等,有时居委会接到的上报太多一时处理不过来,这就造成了居民对居委会的不满。其实居委会也有自己的难处,职责太分散,管理幅度太广,职能不清晰,什么都要管,管得不到位、不够及时,就会遭到抱怨,所以居民和居委会之间的矛盾是需要多沟通、多理解才可以得到缓和和化解的。
1
李春.合作治理:城市街居管理体制的创新取向J.兰州学报,2009(6).
f居民对社区村(居)委会的满意度
很满意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
图二居民对社区村(居)委会的满意度饼图
3社区居民内部的矛盾:失去耕用土地、涌进城市的“农转非”居民成为了新市民,大家被安置在同一个社区居住,但是由于生活习惯、文化素质以及居住区内部存在的贫富差异,造成了社区居民内部的矛盾。根据调研,大致每个居住区的“农转非”居民与外来流动人口的比例高达3:2或1:1,外来流动人口中不乏被周围良好的工业环境吸引来的“富人”,他们有自己稳定的事业和较高收入,一部分还有私家车,这也是现今农民集中居住区车位、车库增加的主要原因。同住在一个小区,这些现象与“农转非”居民的勉强生活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造成社区居民内部不和谐的原因之一。同时生活在一起的居民,素质参差不齐,生活习惯不同,这样也造成整个小区环境的不尽人意,带来了部分小区居民的不满。例如一些老年人,身体情况欠佳,无法居住高层,为求方便就居住在地下车库里,他们在车库里用老式的炉灶做饭,在树与树之间拉线晾晒衣物,影响了小区环境,也给其他居民生活带来了不便。还有相对过去开放的居住环境,现在较为封闭的环境造就了居民间的冷漠关系,而且居民间有时还会因为一些生活上的琐碎发生不和和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