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治理”,也包括精神文化、生活观念、风俗习惯以及素质技术层面上的“软治理”。在“硬治理”方面,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在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治理上,例如社区周围的绿化建设,社区周围服务场所的设置和有效管理,社区内部的治安情况,社区内部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等诸多关键方面,政府都花费了大力气。在“软治理”方面,对于搬离了原来独门独户的乡村环境,来到城市生活的“农转非”的新市民,居委会做了很多稳定居民思想、提高居民素质、丰富居民生活的
f工作,通过积极全面的宣传教育,逐渐培育了居民们的公民意识和对社区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对“农转非”的新市民开展的就业技术培训就是政府软治理的重要体现。
农民集中居住区治理情况满意度
80706050403020100
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人数比例
图一居民对农民集中居住区治理情况满意度柱形图
f三、苏南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治理问题和矛盾
一苏南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集中居住区存在的治理问题:
1居民入住城市后的矛盾心态。关于城市化,学术界基本达成这样的共识,即城市化是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也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和趋势。但是这种转变,对于“农转非”的新市民来说,他们需要一个自我转变、自我适应和自我融入的过程。针对突如其来的征用土地和被动的搬迁,新市民们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心理不适,由此会带来很多社会矛盾。城市化不仅仅意味着物质景观形态和生活生产方式方面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也意味着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方面的转变。入住城市后,面对新鲜陌生的居住环境,居民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考虑。城市生活对于他们是充满诱惑和吸引的,也是先进和富足的,他们一方面向往着新鲜的城市生活。另一方面,居民们在对城市生活充满好奇的同时,面对陌生的环境,面对事事物物都要消费,又相对封闭的居住环境等一系列新情况,他们抱有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态。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在对城市生活的描述:忙碌、富足、舒适、充实、劳累中,最多的表达和感受是忙碌。入住城市后,新市民们一方面过上了原先向往的城市生活,一方面又遇到了新的生存问题。这种矛盾的心态是正常的,它的解决需要整个社区和周围环境乃至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包容,并且需要居民自我适应这样一个过程。2征地补偿金额过少和较大的生活压力。依据政府政策,失地农民每人每月根据自身所属不同年龄段,会领取到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