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
自我意识方面
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小学生,并为做一名小学生感自豪。
认识到自身的身体特征、活动特征及性别。初步认识自己与教师、父母、同伴的关系,知道被人爱和爱别人。会借助别人的评价认识自我。
认知方面学会观察,并掌握简单的观察方法,如顺序法、比较法。养成注意习惯,注意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和谐一致。在机械记忆的基础上,初步懂得意义记忆。充分发挥无意想像并向有意想像过渡。在直观动用思维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具体形象思维。具有日常生活方面的基本概念。
f情绪、情感方面认识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表现。体验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发展美感。学会从家庭、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快乐。认识并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理智感。
意志方面从事日常学习和简单劳动具有坚持性。活动前有相对明确的目的,初步具有有意性。会用一些外部因素约束自己,提高自觉性。能够独立或在别人的帮助下战胜挫折、困难。
个性方面懂得合作,与同伴友好相处。做事有信心。
f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同社会保持和谐。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具有环保意识。学会关心,关心父母、老师、同学和他人。富有同情心,同情处于危难中的人或动物。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懒惰。学习辨别是非,发展良知,有一定的善恶观念。
学习方面认识到学习在自己生活中的地位,对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为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而努力学习。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会听课,做作业,积极参加考试等。喜欢探究事物间的联系,好发问。爱护学习用品。
每天能够在家中自觉学习惯势力2030分钟,注意养成自学习惯。
交往方面
f会恰当地使用礼貌用语。喜欢交往,积极主动地与父母、老师尤其是同学进行交往。懂得如何同陌生人交往。认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言行符合群体规范,有班集体的归属感。第一单元自我发展指导
第1课我是一名小学生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新的社会角色小学生。2、引导学生学会以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提高自我约束能
力。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新的社会角色小学生。教学难点:
f引导学生学会以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媒体、榜样引导法或角色扮演法。教学准备:
心灵广场中的图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故事讲解:清晨,陈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