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填书上。完成后同桌交换互相检查评价。
5.练习九的第4题。,同桌互相读一读乘法算式,练习乘法的写法。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分不同的层次,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全员参加。还让多数学生都能完成。都在学完后有所收获。)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到什么?你用了哪些方法?有什么收获呢?
f实用文档
板书设计: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
乘法的初步认识
222222214
7×218读作“七乘二等于十四”
或2×714
“二乘七等于十四”
了什么知识?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写
乘法算式时,要明确相同的
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
数,在这两个数中间写上乘
号。读乘法算式时,按从左
到右的顺序读。这节课,每
个小朋友都学了不少新知
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
法的知识。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通过学
生动手实践来摆出相同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初步认识相同加数,以及
相同加数的个数,帮助学生理解这节课的重点。通过学会乘法后,又带学生回到游乐场
根据信息提题并解决这一做法,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
用价值。
不足之处: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学效果还不够好,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改进措施:课堂上多关注学生的表现,多听听学生的反馈信息。
第二课时乘法的意义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48页例2和练习九
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写出乘法算式。
f实用文档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进一步理解加法和乘
法两种运算的意义。
教具、学具:教师:气球、跳绳图。学生:30根小棒。
重、难点:重点:掌握乘法各部分间的名称难点: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
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挂图
1、教师让学生用红花摆4
导入
个2,说出相同加数是什
师:(出示课小朋友游戏图,分成三组,每组四人)把么?有几个相同加数?
复制好的图贴到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图,并说一说图中都有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
哪些数学信息?这些小朋友是怎样分组的?分成了几个式,并读出2乘以4,表
组?一共有多少个小小朋友?请同学们列算式算一算。
示4个2相加。
写出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
2、教师让学生用小圆形
乘法算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