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共三课时)
目标平台1、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用法。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3、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4、学习古人再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1、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用法。2、掌握文言句式,理解文章的脉络。教学难点:1、理解高超的劝说艺术。2、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一)预习案
一、教材辅读1、关于《左转》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他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也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
“传”是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
2、史书体例(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2)、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如《战国策》。(3)、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4)、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他的《通鉴纪事本末》。
另外补充: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3、了解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其一、公元前637
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其二、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觉曾无礼于重耳,因此,战前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结果城濮之战中,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于是,晋文公两年之后发动了这场战争。
f4、整体感知A、加强诵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B、疏通文意。要求翻译全文,字字落实。
二、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①秦军南
②失其所与不知()
③共其乏困
④夜缒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