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车辆进入了深入、系统、大规模研究阶段。最为突出的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
egieMello
U
iversity)机器人研究所一共完成了Navlab系列的10台自主车(Navlab1Navlab10)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相比于国外,我国开展智能车辆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且大多数研究处在于针对某个单项技术研究的阶段。虽然我国在智能车辆技术方面的研究总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存在一定得技术差距,但是我们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主要有:
(1)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与2003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辆自主驾驶轿车。
(2)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院校联合研制了7B8军用室外自主车,该车装有彩色摄像机、激光雷达、陀螺惯导定位等传感器。
可以预计,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实力将为智能车辆的研究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前景。因此,对智能小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不但能加深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更能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运用,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f三、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和成果形式:
本课题主要开发一个能自动循迹,自动避障,超声波测距和红外遥控的智能小车控制系统。设计主要以简易智能机器人为开发平台,选择通用、价廉的STC89C51单片机为控制平台,选择常见的电机模型车为机械平台,通过细化设计要求,结合传感器技术和电机控制技术相关知识实现小车的各种功能。设计完成以由红外线对管的自动寻迹、红外线自动避障、超声波测距、红外线遥控组成的硬件模块结合软件设计组成多功能智能小车,共同实现小车的前进倒退、转向行驶,自动根据地面黑线寻迹导航,检测障碍物后停止,红外人工遥控等功能,实现智能控制,达到设计目标。
根据设计的作品要达到的效果,本系统以STC89C51为核心控制器,主要由电源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寻迹模块、避障模块、超声波测距模块、红外线遥控模块构成。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自动寻迹小车实现的功能主要是使小车按照事先有的固定轨迹行驶,行驶中会有一些弯路出现,小车自动调整方向,以及在行驶过程中出现偏转的情况,小车自动调整行驶路线,保证小车不会行驶到轨迹外面。可选用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自己制作光电对管寻迹传感器,在车的前面和后面各安装一个,并编写必要的软件程序,以实现对小车的行驶控制。
f五、研究思路、方法和步骤:
认真详细的阅读任务书,深刻了解主要的内容和要求。查阅与智能小车相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