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养成教育工作中,要注意把法制教育渗透其中,进一步丰富法制教育基地。如在学校对小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基地的基础上,适当地带领学生参观看守所、少管所、劳教所等一些法律教育基地,以案析法,达到教育功效。又如学校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为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国旗意识,学校每学期都要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国旗法》,让学生懂得升国旗是一项非常庄严的仪式,有法律规定,从而在升旗礼时能严肃认真,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再如对学生进行《中小学生守则》和校规、班规教育时,能与学习《交通安全法》、《刑法》等法规相结合,教育学生在校要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要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做个好公民的同时,又加强了对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其次,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的法律知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思想意识和言行中。要经常针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苗头,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法规
最新中小学教学word试卷可编辑
f并开展讨论,引导学生认识违法犯罪与违反校规之间没有什么区别,小错不改就会酿成大错,“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使学生明辨是非,防微杜渐,自觉告别不文明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再次是要建立健全有效的运行机制。如何加强内部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奖惩激励机制等等一系列机制,都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去不断完善和健全。只有确保法制教育基地的正常运作,避免流于形式,才能真正为小学生法治实践提供一个长效、有序的稳固平台。最后是开办法制学习园地,制作图文并茂的黑板报、墙报和宣传栏;利用每年的“124”法制宣传日,进行法制教育宣传。如组织学生观看“交通事故”、《青少年犯罪警示录》、《珍惜生命,拒绝毒品》等图片展览,聘请法制辅导员给学生作报告,帮助学生认清守法与违法、美好与丑陋、正义与邪恶,增强抵御能力,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三、充分挖掘渗透在学科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小学低年级要初步了解公共生活的规则,中高年级要知道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法律常识,使学生初步了解不同社会角色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学校是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就应该从小培养学生懂规则、守礼仪,具有初步的法律意识。目前客观存在的教育体系中,学科课程总是居于中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学科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法制教育目标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实施法律教育同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