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对小学生的生命法制教育
聊城市东昌府区河东小学苏子林
【摘要】:法制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青少年的茁壮成长离不开教育,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而更重要的是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关键词】:法制教育百年大计
加强小学生的民主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民主法制素质,是把他们培养成为“四有”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长远方针和百年大计。同时,搞好了小学的民主法制教育,将会极大地促进千家万户乃至全社会民主法制教育水平的提高,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教师要根据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小学法制教育要对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普及有关法律的基本常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交通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自护意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把握好法制教育的心理目标:提高法制认识;形成法制情感;养成法制行为习惯。法制教育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有不同的目标,例如:从内容的角度可有:了解、熟悉、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目标;从形式的角度可有:影响法制教育的方向和法制观念的形成。可见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一下法制教育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站在心理学的角度看,制定法制教育目标要考虑小学生心理内化和身心发展等诸多因素,确定相应的法制认识
最新中小学教学word试卷可编辑
f目标。例如:小学生对具体的法律条文可能难以理解,但我们完全可以把使学生认识到“法律”是每个人都必须无条件遵守的规矩作为法制认识的目标。从小形成基本的法制观念和法制评价能力:不偷窃、不伤害他人身体等等。根据法制认识的目标,提出相应的形成法制情感的目标,使小学生从小就忌罪如仇,并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有很强的内疚感。使学生最终能形成依法办事百折不挠,抵制犯罪毫不动摇的坚强的法制意志。法制教育最深层次目标应该是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形成有法必依,守法必严,执法必公(公正)的性格特征,使在他们的意识中形成的法制情感付诸于行动。二、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阵地,二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引导学以致用。首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形式,因此,在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