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摘要:工学结合是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改变中职学校毕业生现状,本文以网页设计项目课程为例,分析了“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并从课程内容模块化、课程实施步骤、项目任务设计和课程考核等方面提出实践方案。关键词: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网页设计一、中职学校毕业生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及用人单位对多媒体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规格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毕业生面临着很多问题:没有实际生产经验,实际动手能力不强,学习主动性不高,团队成员之间协作能力差,进入工作状态慢,不能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等。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特点在严峻的就业现状之下,中职学校亟需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应和企业联合育人,将学校学习和岗位工作这两个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工作学习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职业岗位分析为基础,以工作项目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工学结合为模式,重视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教学模式。三、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f网页设计是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侧重于学习静态网页的设计与制作。本文以它为例从课程内容模块化、课程实施步骤、项目任务设计和课程考核等方面对“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展开探讨。
1课程内容模块化课程内容模块化是指根据岗位的需要,将所有知识打包成相对独立的知识模块和能力模块。根据网页设计的课程教学目标,可把与“福建旅游网站”项目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内容(包括fireworks、flash和dreamweaver)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模块。同时,舍弃与项目无关的知识,留下项目中常用的部分作为课程内容。例如:在学习flash动画设计时,可舍弃复杂的actio
script内容。在学习fireworks软件时,则主要以按钮图标制作、优化图象、创建导航条、切片功能等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岗位的需求来模块化教学内容,能更充分体现职业特点,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网页制作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当然,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课程内容模块还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应不断进行增删。我们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