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报告
系(院):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年级:2013级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姓名:XXX
学号:131
前言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学习方法是学生取得良好成绩的先决条件。一套好的
学习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使学生更好更系统地掌握所学内容。对
于教师来说,不仅要研究教学法,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总结并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我对高一年纪学生的预习、听课、作业和复习等学
习环节做了如下调查。
一、调查目的
(一)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
(二)分析学生学习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
(三)找出改善这种状况的方法。
二、调查对象及其方式
本次调查主要是南宁第十九中学高一的学生进行整体问卷调查的方式,并选出一些
学生进行问答。
三、调查结果
(一)预习情况、方法。
预习是听好课的基础,也体现了学生自学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没有养
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其中“老师要求预习”和“想起来就预习”的学生大约占45,而
自觉预习的学生只占25。而大多数学生预习,也只是简单地把课本看一遍,通过预习
发现问题并找出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的学生则更少。优等生中也有人经常预习,他们预
习通常采用找重点和难点的方法,而中等生和差生则至多是看一遍新课内容,很少或只
完成老师课前布置的预习任务。以上结果都表明,预习是中学生学习比较薄弱的一个环
节。
预习
不
老师要求
想起来就预
课前
经常自觉
情况
预习
预习
习
看一下
预习
所占
6
17
比率
28
24
25
f预习方法
看一遍
找重、难点
对照资料
解决问题
所占
42
20
比率
13
25
(二)听课情况、方法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途径,中学生自制能力差,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影响学
生听课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老师讲课的方式和课堂的活跃气氛,这
些因素约占70。因此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课堂笔记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成绩较好的学生多采用上课记重点的方法,这类学生约占22,他
们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节省大量时间。
大部分中等生采用做详细笔记的方法,而差等生则很少或根本不记笔记。基于以上学生
听课和记笔记方法上的区别,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听课、记笔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
率。
(四)作业情况及其方法
作业方式
先看书后做
先做后看书
抄答案
所占比率
38
55
7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