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与分析】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课标分析本节知识点主要是运用示意图讲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教科书分析】本节主要包括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这一内容,重点是岩石圈的三类岩石、三类岩石的形成过程以及三类岩石的循环过程。难点是物质的循环过程。【学情分析】学生刚进入的高一对于地球内部结构还不了解所以教学不能用简单的讲授法要结合案例、地理图片甚至动画演示及视频播放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设计理念与思路】创设问题情境,穿插教师讲解主要是帮助引导学生理解,然后让学生小组探究学习得出结论,最后老师小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岩石圈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2解释各类岩石之间及其与岩浆间的相互转化过程。3绘制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的示意图。4理解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和阅读材料,培养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绘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培养的知识迁移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三大类岩石特点、形成过程,培养的团结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与特点,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三大类岩石及其形成过程)、讲授法(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及其与地表形态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岩浆岩【投影】(蕲春四中“校石”与音频《一块石头的自白1》)
f文字材料:我叫“小花”,我的故乡在地下很深的地方,那里非常的“热情”,使得我的“亲戚朋友”并不像现在的我那么的坚硬,而是熔融状态。曾经听到过地球表面旅游的前辈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非常期待这样的旅行。直到有一天,地壳的一次运动给我们留下了一丝缝隙。我的兄弟“小玄”非常幸运一下子就冲到了地表,而我却困在了山体的内部。日月如梭、斗转星移,在“水兄”、“风兄”的帮助下,我终于拨云见日……
活动1:阅读教材P78文字部分和图1,并结合《一块石头的自白1》回答问题:
(1)请你告诉我“小花”的故乡的名称。(2)你能在上图中指出“小玄”和未见天日前的“小花”的位置吗?它们是怎样形成的?(3)请结合图2和图3谈谈“小玄”与“小花”这对孪生兄弟在相貌上有何不同,并推测其形成原因和用途,最后完成下表。
f分类侵入
岩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