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一样的知识点,当然一样的乏味。我以为,不同老师的课,应该有不同的个性。男老师的课应有山一样的洒脱,女老师的课应有水一样的柔情;长于理性的,课堂可富有思辨性,长于感性的课堂可富于感染性。这才是真正的课堂,富有生机的课堂。正如苏轼所说:“地之美者,同于生物,不同于所生。惟荒瘠斥卤之地,弥望皆黄茅白苇”,学案模式扼杀了教师的个性,又怎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三是语文课堂变成了语文练题场,失去了应有的语文味。学生整天在练学案和对学案的循环中机械重复,对学案的检查是学案教学评测的一个重要手段。这并不是一种对学生学习积极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性的引导,而是一种硬性的逼迫。迫于这种逼迫,很多学生也会寻求一劳永逸的方法,买本参考书,把答案一抄,交差完事。学案也就失去了设计者的初衷,正如学校逼迫我们写教案一样,很多老师在被迫的情况下,也就是为写而写,至于价值,也只是应付检查而已。这样学案教学与过去的填鸭式教学在本质上没有多大的区别,是逼迫学生学习,而不是引导和诱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新课改之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它不仅仅是对旧的颠覆,更是对旧的提升。如果仅有颠覆,而无提升,就犹如“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宝”,宁要新的草,不要旧的宝,只有疯狂,而毫无理性,以至于“我们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