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解放思想还需实事求是
作者:陶志勇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年第12期
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这是改革取得成功的颠扑不破的原则。历史告诉我们,任何违背这个大原则的改革,无论当时说得多么天花乱坠,干得多么轰轰烈烈,到最后都要独自咀嚼失败的苦果。畏葸不前固然显得懦弱,但愣行蛮干,亦未必见得高明。解放思想,就是要把旧语文教学中陈腐的,不适合时代发展的,不利于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旧思想、旧方法,找出来抛弃掉。同时还要把新鲜的,适合时代发展的,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新思想新方法融入到新课改的语文教学中。实事求是,就是要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新与旧,要有拿来主义的精神,要有谨慎理性的态度。要分析,要明确:我们所抛弃的旧的东西,是不是确实是糟粕,会不会出现了“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的现象呢?我们所引进的新的东西,是不是确实是精品,有没有“打开窗户,把苍蝇也放进来”的问题呢?笔者以为,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已然出现了一些偏离改革初衷的现象,值得警惕,值得深思,如果不引起重视,不加以纠正,就会使新的又变成旧的,甚至出现新的不如旧的的现象。支离破碎解语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发现一个问题,高一学生在阅读中,缺少从整体上、全局上把握全篇的能力。比如在实用文本阅读中,概述传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或历史事迹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题。但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又极为苦恼的是,即使是语文水平看来不错的高中生,完成这个题目,也是困难重重。不是丢三落四,就是离题万里。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何如此低下?我终于从一个朋友的孩子那里找寻到了答案。一个朋友说,孩子上初二,语文水平很差,学习语文的兴趣很低,不爱上语文课。我就问这个孩子,有什么原因?老师很凶吗?经常批评你吗?孩子说:“我们的老师很和蔼,经常面带微笑,一点也不凶,但她每天上课,就问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这篇文章的那些句子写得好?请找出来说一说!”,我回去问我的学生,你们的老师是不是这样教你们的啊?学生们惊奇地说:“老师,你怎么知道?”。“这篇文章的那些句子写得好?请找出来说一说!”这是一个发散性思维极强的问题,的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但这也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得没边没沿的问题,是一个宽泛的而非具体的问题。你是让他在大海里找一滴水,固然简单,可毫无趣味。学生们得到这样的问题,往往为求新,会打乱文章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