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试图探寻出一条切合自身实际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新途径。我们将着眼于促进学生健康、长远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生长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分析和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抓手,重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价值观,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的技术策略,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我们的研究目标是:1.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归纳出当前农村小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2.通过理论学习和总结反思,寻求符合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支撑,分析形成当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原因;3.改变教师偏重于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努力实践“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基本理念,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操作策略。
f4.改变学生偏重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形成。
5、通过研究,促进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研究过程与措施
(一)研究的过程本课题2007年9月申报,10月批准为如皋市级备案课题,2007年10月正式启动研究,2008年6月结题。主要过程如下:第一阶段(2007年9月)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有:(1)研究课题前期的调查论证;(2)填写课题申报表;(3)拟定研究方案,展开对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形成调查报告。第二阶段(2007年10月2008年2月)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工作有:(1)理论学习,分析调查结果;(2)制定实验假设方案,开展行动研究;(3)总结阶段成果;第三阶段(2008年2月2008年4月)这一阶段是深入研究阶段,主要工作有:(1)进行课题的中期小结,撰写教学论文,交流经验;(2)进一步提炼完善研究成果,收集有关的资料并及时整理。第四阶段(2008年5月)这一阶段为课题总结阶段,主要工作有:(1)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分析研究的效果、撰写研究报告;(2)做好课题的结题工作。(二)研究的措施(1)推进备课改革首先,我们在课题组改进了备课的设计和过程。首先是改变备课的格式,在教案的内容栏里增设了“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这样两块,显然这是与本课题紧密相关的。其次,以往的校内教研活动常常是执教者独立备课,呈现的是一种个人的努力。为了加强指导,进一步提高研究课的质量,我们实施了合作备课。由一名课题组骨干成员和一名一般组员组合成对,提前对教材和教法进行切磋指导。实践证明: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