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虔信的教育目的。显然,他对人的地位、价值和意义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教育活动要遵循自然的、普遍的“秩序”和规律。他说:“秩序是一切事物教给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这里应当、并且只能以自然的作用为借鉴的”。他还主张像自然遵守合适时机一样,人类教育要从儿童时期开始,不同时期学习不同的内容。二是教育要根据儿童的自然天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人的发展有其自身的法则,各级学校要按学生的年龄及其已有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夸美纽斯的教学方法是在他的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提出的,他主张的教学应是通过感官来进行的,使儿童主动、自觉地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夸美纽斯说:“把容易、彻底和迅速结合在一起的教学便是正确的教学”。(三)马斯洛马斯洛AbrahamMaslow,19081970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是美国当代的第三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领袖人物,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重点强调人的“存在价值”和“自我实现”,认为这是教育的转折点。由此出发,他认为教育的功能就是要促进个人潜能的发挥,造就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认为驱使人类的是若干始终不变的、遗传的、本能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心理的,而不仅仅是生理的。“它们是人类天性中固有的东西,文化不能扼杀它们,只能抑制它们。”这些需要“不是丑恶的,而是中性的或者是良好的”。他认为“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人种能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说得浅一些,就是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之所以将“自我实现”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因为在马斯洛看来,“自我实现”是个人的最高级需要的满足,也是个人的最终价值和潜能的实现。“自我实现”的人是能够正确地、客观地洞察生活的人;是能够恰如其分地理解自己,并具有自知之明、能谦虚地倾听别人意见的人;是对工作感兴趣,并能专心于其中的人;是非常具有创造性的人;是自尊又自信,非常善于表达自己感情的人;是个性统一,并有统一的世界观的人;是能够独处也能够很好地与人相处的人;是“心理自由”的人;是具有幽默感的人;是非常仁爱,能给别人以同情和爱的人;是非常会欣赏生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