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是允许学生自己学习,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罗杰斯宣称他的教学研究主要在于回答“教师如何创造性地促进学习和如何去爱学生”这一问题。(二)夸美纽斯夸美纽斯(Joha
AmosCome
ius,15921670)出生在一个“捷克兄弟会”会员的家庭,父亲是磨坊主,12岁失去双亲。他的一生处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在政治观上,他具有资本主义民主主义思想,他痛恨统治者的专横统治,深切同情劳动人民,要求各民族一律平等。在自然观上,他具有人本主义思想,他承认大自然的客观存在性也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他关心人的健康和幸福,注重人的精神和身体的和谐发展。正因为如此,夸美纽斯一生致力于研究教育,对当时的教育进行改革,他提出的泛智论、教育适应自然等理论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尤其是他的人本主义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仍有积极的意义。夸美纽斯继承了古希腊以来的人文主义教育家的思想,并且反思了中世纪对人的本质的扭曲,他继承和批判的基础之上,结合当时的教育现实形成了自己的人本主义思想。夸美纽斯认为人是小宇宙,他认为构成今生与来世基础的三种品质:博学、德行和虔信的种子,自
f然存在人自身。他说:“人是自然合于领悟事实,合于按照道德律去生存,尤其是合于爱上帝的,这三种原则的根柢坚牢地种植在他身上,如同树根深植在树下的土内一样”。他认为人有求知欲望的天赋和认识能力。他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可以获得一切知识。“对于一个人,我们可以说,不管他因犯了罪恶以致损坏得多么厉害,靠着上帝的仁慈,利用某些方法他是仍旧可以恢复和谐的。我们也一样,我们是上帝的天国所拔掉的树木,但是根柢仍在,一旦上帝的仁慈给了它们以雨露和阳光,它们就仍可以再生”。他把其人本主义思想反映到教育上,提出了教育目的、适应自然、教学方法等理论,对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夸美纽斯教育目的论是基于对人的假设的基础上提出的。夸美纽斯受人本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在《大教学论》第一章便提出了“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主张。他在多处强调人是上帝完善的创造物,是上帝的爱物和形象。他说“人在有形的造物之中要成为:理性的动物;一切造物的主宰和造物主的形象和爱物”。在夸美纽斯看来,人是神圣的、自由的、积极、有崇高价值的理性动物或造物,人具有内在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愿望和能力,只要给以正确的教育就可以是人达到博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