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f作者:日期:
2
f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浅议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一、我国个人金融业务发展中的现状及问题
西方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未经专家理财的家庭,90%以上存在财务不合理的问题随时都可能导致财务危机。因此,从90年代开始,在一些欧美国家先后开办了银行利用其信息、设备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为客户提供个人投资理财业务。此后,国外商业银行的个人投资理财业务发展非常迅猛,几乎深入每一个家庭,其业务收入已占到商业银行总收入的35%以上,对应的业务收益已占到银行业利润的40%左右。如美国花旗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利润贡献度超过60%,其中个人理财业务利润贡献度接近50%。
而在国内,长期以来我国银行对个人的金融服务仅仅局限于储蓄、代收代付等简单的业务随着个人财富的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理财业务才开始出现。虽然个人理财业务日益受到国内商业银行的重视,理财产品也日益丰富业务扩展十分迅速但从长远来看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还存在着一些制约性的问题。
一)政策“瓶颈”问题
我国金融业目前采用的是分业经营模式银行不能全面涉足证券、保险、基金等业务。这一政策规定一方面导致国内银行只能代销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的产品而不能充分的运用这些产品,让其真正的服务于大众;另一方面,也因市场的割裂使得银行无法利用证券和保险这两个市场为客户实现增值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因此,现阶段的商业银行理财只能停留在业务品种介绍、咨询建议、投资方案设计及办理简单的中间业务等方面至多也不过是传统的储贷、外汇业务的整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理财。
(二客户需求问题
其一,目前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定位于少数高端优质客户服务门槛过高,造成客源稀少。如外资银行一般“门槛”在5万美元以上,国内银行一般“门槛”也在5万元以上从现有品牌看,门槛偏高压制了大量客户的理财需求。
1
f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其二,在“财不外露”的保守思想下,不少个人对银行的理财服务业务持观望态度,个人理财业务还没有深入人心。
其三,市场营销观念不强,理财拓展不足,老百姓对理财产品的了解不够。其四银行理财服务的实质性内容少,产品附加值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