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焦虑,如果这种消极情绪过于强烈而持久,将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而24岁的幼儿正是从家庭步入幼儿园,开始独立面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的时候,从个别照料到集体教养,这对他们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转折。因此幼儿园必须为幼儿创设一个愉快、温馨的家庭式环境,从情感上赢得其信赖与亲近,通过有效的途径,让每个幼儿体验共同生活的快乐。同时,在逐步适应集体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关爱等品质,也是极为重要的。托小班幼儿特点:情绪不稳定,有强烈的情感依恋。自我中心倾向明显,出现反抗现象。如:在一节生活课程《大家一起玩》中,教具使用了跷跷板,我请了几个小朋友来玩,谁知,小雨点和天天抱着跷跷板争执不下,其他小朋友也在挤来挤去。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没有命令谁玩谁不玩,而是请这几个小朋友都回到座位上,然后给小朋友们讲述了《大家一起玩》的故事,请孩子们一起发现大家一起玩才最开心,让他们学会谦让。故事讲完后,再看小雨点和天天,她们玩得正开心呢。通过故事,让孩子不仅学会了等待,养成不推也不挤的习惯,还学会了相互谦让,让对方先玩;又如设置问题法:你遇到这样的事情要怎么做?可以让幼儿自己来发现规则,启发他们的规则意识。再如:幼儿的进餐不同于成人,他们自控自护的能力差,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让他们在幼儿园中喜欢吃,会吃成了一个重要的话题。在我们托一班中有一个大大的娃娃家,其中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如小碗、小盘、小
f勺等等。爸爸妈妈做好饭后,一起坐在餐桌前吃饭,老师利用儿歌《全部吃完不浪费》:一手拿小勺,一手扶小碗,一口饭一口菜,全部吃完不浪费。在这种宽松、温馨的环境下,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更高了。也就更加容易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来。
由此可见,只有将生活能力的培养融入到生活活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运动等一日活动之中,才能使幼儿充分将学到的本领运用起来,才能有效的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