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
幼儿的生活能力包括四个方面:做力所能及的事;文明的行为举止;保护自己;适应集体。而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也要从四个方面来说:利用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生活能力;利用学习活动培养幼儿生活能力;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生活能力;利用运动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
1、做力所能及的事。24岁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正在迅速发展之中,而生活自理活动充满了精细动作的尝试和练习。所以,让幼儿学做力所能及的事,不仅能帮助他们形成自我服务的能力,还能使他们在自我服务的过程中发展动作,体验成功,增强独立性,从而尽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当然,除了常规的生活环节,力所能及的事在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都随时存在,因此,老师还需细心观察,大胆放手,为幼儿自己动手做事创设更多的机会。幼儿主要的一日生活活动包括:大小便、盥洗、进餐、睡眠,根据托班年龄“有独立倾向,生活自理行为开始出现”的特点,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脱拉裤子;学会初步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进餐时正确使用餐具左手扶碗,右手拿勺自己吃饭;睡眠时培养幼儿自己脱衣服自己穿简单的衣服。又如:托班的幼儿,自理能力较弱,在穿脱衣裤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困难。而生活课程中便安排了《学穿衣》《学脱衣》等课程,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学习尝试自己穿脱衣裤的正确方法,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并且可以利用一些生活小儿歌来使幼儿巩固练习生活能力。如《点心歌》:一手拿住小耳朵,一手拿起小饼干。靠近桌子坐坐直,两脚并拢放放好。一口饼干一口奶,慢慢吃来慢慢咽。全部吃完不浪费!2、文明的行为举止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意思是从小养成的品行习惯将伴随人的一生,并对完整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24岁的幼儿正是一个好模仿的年龄,由于各种行为尚未定型,生活环境和教养方式具有塑造其行为模式的功能,所以幼儿园和家庭是培养幼儿生活习惯的重要场所,教师和家长是幼儿的行为示范,如能做到家园合
f作共育,使幼儿从小获得文明行为、礼貌举止、卫生习惯、遵守秩序等良好的行为定势,这将他们终生受益。
角色游戏使幼儿根据自己生活得经验和意愿,模仿成人劳动和交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是幼儿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培养自己,承担社会角色和遵守社会角色规范的一种自我教育活动。我们托小班开展了“娃娃家”、“娃娃超市”、“娃娃医院”、等角色游戏,在活动中,幼儿通过扮演“爸爸”、“妈妈”、“售货员”等角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