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洛克、罗兰、弗勒里还是克鲁扎思的观点都是完全一致的。然而,这最基本的训条,却是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极易被忽视的一条。洛克在《教育漫话》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提到:“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51。这种描绘虽不能显示出教育的重要性。但事实上它认为,教育要给予人幸福,就需要给人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头脑。反之我们可以使教育成为健康的身体和聪慧头脑的源泉。无论是洛克还是卢梭有关于体育教育的思想,都强调婴儿期对其身体关怀的重要性,以及在成长过程中长期保持身体锻炼的重要性。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有良好的心智和判断力,最终成长为一个健康而和谐的人。从17世纪到18世纪,受时代环境和经济状况等因素所影响,存在着很多家庭教育的推崇者。而卢梭选择跟从了洛克的家庭教育,并且走
f得更远,把贵族的教育变为平民的教育,把外界的束缚化为内心自然的追求。洛克是极端推崇家庭教育的。这是由于他深深地根植于英国式的经验主义中,强调维护资产阶级旧体制,偏于为上流阶级的绅士教育而忽视平民教育。他为绅士们设计的教育是可以避免受学校学生腐蚀的家庭教育,其父母应当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但也可以聘请有足够资历的导师。这种教育是区别于其为劳动人民子弟设计的学校教育的。相对于洛克现实的家庭教育卢梭的思想则具有浓厚的理想色彩。卢梭作为家庭教师假托对爱弥儿作个别的家庭教育,要陪伴其从出生到成年的整个阶段。其原因是卢梭认为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使人类逐渐丧失自身本性、采用的是束缚儿童身心的教育方式。教育必须保护儿童善良的天性,使他们身心得到自由的发展。只有在自然的状态下,在家庭教师的指引与陪伴下,才能为理性社会培养新人。但是,卢梭依据自然教育的原理,认为富人所处的环境比穷人恶劣,所以富人应该受更多的教育。这依旧没有避免同洛克一样,都追随了当时所在社会的一般风气。三、在《爱弥儿》中卢梭对洛克的批判卢梭认为对儿童的教育首先开启其感官,再学习判断和感受。卢梭与洛克在这里产生了分歧之一,他说:“用理性去教育孩子,是洛克的一个重要原理,这个原理在今天是最时髦不过了”,然而“远远不能说明它是可靠的”389。卢梭认为只有外界事物刺激感官,感官产生感觉,最后才会形成观念。感觉是观念形成的唯一标准。“在人的
f一切官能中理智这个官能可以说是由其他各种官能综合而成的。因此,它最后发展,而且也发展得迟”38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