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基于他的政治哲学思想而阐述的。卢梭认为每个人是由趋于自私自利和社会全体成员两部分构成,如果个人的自私自利能够相互抵消,那么只剩下一个结果,代表人民共同利益的总意志。这时的国家才真正是人民的国家,人民才会与国家融为一体。教育的目的也就是教育自然人成为未来履行公民职责的社会人。
f卢梭所谓的自然教育是指“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制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37。这三者相互一致,共同趋于同一目标就是自然教育人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因此教育必须依照内在自然的发展秩序,以儿童的内在自然为依据,通过恰当的教育,使儿童的身心得以顺利发展。二、卢梭对洛克思想的继承自由主义形成于17世纪的英国“洛克是这种思想的始祖”4249。洛克把自然状态描绘成一个完全自由的、平等的、和平的自然状态。在此状态下,人们普遍地享有自然权利,这种权利与生俱来,即所谓“天赋人权”。天赋自由是其学说的基本论点,它是人生而有的权利。其教育著作《教育漫话》中所阐述的教育思想即是教育人成长、养成理性,让人享用好天赋自由这个权利。教育,为的是让人得到自由;自由,就是保证人在身体和精神方面能够自主支配。人们既有自我支配的欲望,也有支配他人和不属于自己东西的欲望。让人懂得保有前者,弃之后者,就需要父母或导师的教育。卢梭与洛克一样从理论预设为起点从道德人性的角度注入平等的要求。只不过卢梭用其“社会状态中的自由”观念去补充了洛克的“天赋自由”的观念。卢梭认为道德内在于人的天性之中,并提出了人性的两个本原良心和欲望。良心和欲望这两个性质截然相反的本原决定了行为的善恶性质,“良心是灵魂的声音,欲望是肉体的声音。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良心从未欺骗我们,它是人类真正的向导;它对于灵魂来说,就像本能对
f于肉体一样;按良心去做,就等于是服从自然,就用不着害怕迷失方向”311。可见,正是由于良心的引导,自然人才能克服欲念的引诱,道德才得以自由。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能坚持做人的本分,最终成为自由、平等社会中的合格公民。卢梭在婴儿期身体保护方面继承了洛克的思想,他认为“洛克极力劝告大家,无论是预防还是因为一点儿小病,都不要给孩子吃药”337是正确的。卢梭之所以持正面的态度是其认为,医学中最有用的部分是卫生学,卫生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道德。除此之外在多多锻炼孩子们的身体这一点上,无论卢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