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因为他不守纪律。”说明了什么问题?对教育有什么启示?二、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1、识记(1)人际关系的定义(2)父母的教养方式(3)儿童友谊的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4)小学儿童的同伴接纳的类型2、理解(1)小学儿童的择友通常有四个标准(2)罗森塔尔效应及其对教育的启示三、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1、识记(1)什么是自我意识2、理解(1)小学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四、小学儿童的性格1、识记(1)性格的涵义(2)性格特征2、理解(1)影响小学儿童性格发展的因素第五章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一、智力差异与教育1、识记(1)智能概念(2)智能差异2、理解(1)智能差异对教育的启示二、人格差异与教育1、识记(1)气质的概念及其类型(2)性格的概念2、理解(1)四种气质类型的主要表现或特征(2)气质差异的教育意义(3)性格差异的教育启示三、认知方式与教育
f1、识记(1)认知方式的概念2、理解(1)冲动型和沉思型的表现(2)同时型-继时型的表现四、性别差异与教育1、识记2、理解(1)针对儿童性别差异进行教育第六章学习理论一、学习的实质与类型1、识记(1)什么是学习(2)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3)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4)加涅按照学习结果的分类二、学习的联结理论1、识记(1)强化概念及其种类(2)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概念(3)程序教学的概念2、理解(1)程序教学原则与流程(2)榜样行为的示范方式三、学习的认知理论1、识记(1)意义学习的概念(2)意义学习的过程及其条件(3)先行组织者2、理解(1)认知发现学习的基本步骤与教师的任务(2)意义学习的教学原则(3)奥苏伯尔的讲解式教学有四个特点3、应用(案例分析):(1)“九年级自然地理课,内容为五种地形:山地、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1)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重新安排学生的座位。使学生能看见黑板,又能彼此看见,以便进行讨论和看到教师的板书。(2)呈现先行组织者。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地形的定义:“地形是具有共同形状和构成成分的陆地表面。”这是一个抽象的组织者。同时在讲台上呈现山地、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的模型。这是具体模型组织者。(2)让学生讨论五个模型的异同,同时教师强调这节课的主要目的。(4)师生共同补充五类地形的具体例子。教师先就高山提问,让学生补充例子。其余两种地形依次进行讨论。要求学生指出各类地形的特征。(5)最后,对照黑板上的组织者,师生共同小结,进一步对五种地形进行比较,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