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平晶检定千分尺平面度的分析及其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用平晶检定千分尺平面度的方法、原理和通过干涉带的形状判断千分尺的平面度,并分析了用平晶在检定千分尺平面度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从而评定了其平面度的测量不确定度。
关键词千分尺平晶平面度不确定度一、用平面平晶检定千分尺的平面度1、检定方法:根据《JJG212008千分尺检定规程》,千分尺测量面的平面度采用二级平晶以技术光波干涉法检定,将平面平晶的测量面与千分尺测量面研合,调整平晶使测量面上的干涉环或干涉带的数目尽可能少。2、基本原理:用平面平晶在检定千分尺平面度时,把平晶放在千分尺表面上,使平晶下表面与千分尺表面间形成一个劈尖的形空气层,干涉带的形成,是由发自同一光源的两组或几组白光光束进入平面平晶,一组光束从平晶下表面发射回来,通过平晶到达人眼,另一束光射向千分尺测量面,然后从千分尺测量面反射回来,当从千分尺表面反射的光比从平晶下表面反射的光多传播的路程Δ等于波长λ的整数倍时,相遇后互相加强,形成亮条纹的中心。当λ等于半波长λ2的奇数倍时,相遇后互相抵消,形成暗条纹的中心。在Δ接近半波长奇数倍时,是程度不同的互相抵消,相干结果出现光强不断由极大值逐渐变化为极小值,又从极小值变化为极大值,明暗条纹相间分布。由于空气层各处厚度有变化,干涉带发生于厚度相等的地方,同一厚度对应同一条纹,这种现象叫做等厚干涉,相邻明暗条纹间对应的空气层厚度变化为λ2。在日常检定中常用自然光(白光)做光源,自然光由七种单色光组成,波长各不相同,所以取平均值06mm作为白光的波长,则相邻明暗条纹间对应的空气层厚度变化为03mm。3、干涉带的形状:在千分尺测量面上形成的干涉带形状通常有直线形、弧形和圆形三种,如图所示。(1)直线形干涉带(如图1δ0)一般表示测量面非常平。(2)弧形干涉带(如图2δ12×03015mm)测量面凹凸情况可以这样判断,测量面中间凸的,干涉带的弯曲方向背向平晶与千分尺的接触点,测量面中间凹的,干涉带的弯曲方向朝向平晶与千分尺的接触点。测量面平面度δab×12λ(比值ab是靠目力估计的,a为干涉带弯曲度,b为干涉带宽度,λ为光波波长,白光λ06mm)(3)圆形干涉带(如图3δ3×0309mm)测量面凹凸情况可以这样判断,轻压平晶中央,如果干涉带向中心跑,说明测量面中间凹,干涉带向四周跑,说明中间凸的。平面度根据圈数决定,因为每圈干涉带都是测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