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及内容
作者:景继青来源:《河南教育中旬刊》2008年第12期
摘要:校企合作,促进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校企双方的管理合作、资金合作、人力资源合作、教学资源合作、产业合作,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目标
教育部部长周济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为职业而进行的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为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培养大批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应用型人才,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搭建生产、科研、营销等发展平台,实现人才培养和产品效益等方面的双赢格局。
一、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1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以企业为主导,以企业或生产部门的在职人员为主体,企业为校企合作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企业内专设有培训机构,企业内培训的比重远远大于学校教学的比重,如德国的“双元培训制”、英国的“工读交替式”培训和日本的“产学合作”。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学校主要负责提供师资。
2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在具体组织实施上以学校为主导。学校从培养学生的现实出发,根据学生的专业寻找对口企业,并且根据企业的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生产实践岗位,校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其代表主要有美国的“合作教育计划”和苏联的“学校基地企业培训计划”。在我国,目前这种合作模式比较普遍。
3校企合作AA制。在合作中,双方主导地位都不突出。校企双方共同招生、制订教学计划、进行学生管理以及就业安置,共同参与合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这种合作模式是今后校企合作发展的新方向。
二、校企合作的目标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职业教育面向就业,重要的是面向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资金的合作、教学资源的合作、研发合作、产业合作。
校企合作不仅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下了培养技能人才的基础,也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打下了基础。职业院校可以真正将职前职后的教学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拓宽职教社会培训市场,有利于职教为终身教育体系服务。
校企合作有利于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建立。校企合作的过程是校企双方互相选择的过程,更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过程,是在市场的激励下参与竞争,提高生产力,走向强强联合、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校企合作的具体内容
(一)管理合作
校企合作的关键是建立良好的合作机r